美联储“首降”50基点:是鹰是鸽?经济悬崖将至?
元描述: 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,这是四年多来的首次降息。本次降息旨在应对近期就业市场的疲软,但美联储是否会重蹈覆辙?未来降息之路走向何方?
引言:
美联储,这个被誉为全球经济“风向标”的机构,终于在经历了漫长的加息周期后,于9月18日宣布降息50个基点,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从5.25%至5.5%降至4.75%至5%。这一决定无疑是全球金融市场的一枚重磅炸弹,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猜测:美联储究竟是“鹰”还是“鸽”?此次降息是否预示着经济“悬崖”将至?未来降息之路将如何走?
美联储“首降”:抗通胀转向稳就业?
美联储此次史无前例地一次性降息50个基点,着实令人惊讶,这不仅是四年多来的首次降息,也是自2020年3月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的最大降息幅度。这一举动被市场解读为美联储政策重心从抗通胀转向稳就业的信号。
为何降息?
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降息主要是因为通胀水平已更接近目标,通胀的上行风险已减弱,而劳动力市场的下行风险则有所上升。
就业市场疲软:美联储的“忧虑”
的确,近期美国就业市场表现疲软,失业率自2024年3月的3.8%连续4个月上升,7月升至4.3%,8月虽小幅回落至4.2%,但整体看仍未脱离上升趋势。此外,美国ISM制造业PMI已连续5个月位于收缩区间内,这些数据都表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,就业市场面临压力。
通胀降温:降息的空间
另一方面,美国通胀继续呈现稳步下行的趋势,给降息提供了空间。本次会议上,美联储下调了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,上调了失业率预期,在这种情况下,美联储需要在政策调整上进一步向“稳经济,保就业”方向倾斜。
美联储“鹰鸽交织”:内部分歧
尽管美联储此次降息50个基点,但美联储内部却出现了罕见的分歧。美联储理事米歇尔·鲍曼投出了唯一的反对票,她希望降息幅度是25个基点,这是2005年以来第一位投票反对美联储利率决议的理事。
“鹰鸽交织”:政策方向的微妙平衡
虽然美联储利率决议偏鸽,但鲍威尔讲话偏鹰,暗示不急于再次大幅降息,称不要把降息50个基点当成新节奏。
美联储为何“鹰鸽交织”?
董忠云分析称,目前美联储的实际操作偏鸽,但在预期引导上相对偏鹰,主要反映了美联储不希望市场形成过于激进的宽松预期。一方面,过强的宽松预期会对通胀形成一定的刺激作用,而目前通胀二次抬头的风险并不能完全排除;另一方面,过于强烈的降息预期可能向市场传递经济衰退风险上升的信号,从而可能引发恐慌。因此,为了后续能够顺利实现稳就业和抗通胀的双重目标,美联储有必要在实际宽松的同时,通过表态来适度控制市场的预期。
降息50个基点:经济悬崖将至?
此次降息50个基点,引发了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。有人认为,这是否意味着美国经济即将跌入“悬崖”?
经济数据:软着陆的希望
然而,董忠云认为,目前美国GDP数据较为稳健,库存周期或正处于被动去库向主动补库过渡阶段,美联储对经济的表态仍较为乐观,议息会议前市场已提前演绎降息预期,美债收益率曲线已结束倒挂,有利于美国衰退风险的下降。因此,尽管近期美国经济数据有所走弱,劳动力市场压力提升,但预计降息后美国经济仍有望实现软着陆。
美联储的“软着陆”画卷
官方层面,尽管经济增速放缓,但美联储仍描绘了一幅“软着陆”画卷:2024年美国GDP增长预期从2.1%下调至2%,未来三年的增长速度都将保持在这一水平,长期增速保持在1.8%不变;今年的失业率预期从4%上调至4.4%,未来三年分别为4.4%、4.3%和4.2%。
鲍威尔的“信心”
对于经济前景,鲍威尔明确表示,美国经济目前没有衰退的迹象,也不认为经济衰退即将到来。美联储现在越来越相信,在调整政策利率的同时,就业市场的强劲势头可以保持下去。经济活动继续以“稳健的速度”扩张,预计今年下半年的增长速度将与上半年相似。美国经济状况良好,降息50个基点旨在保持这种状况。
二次通胀的风险
汪毅对记者表示,当前美国经济数据暂未出现衰退,美国8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相对稳定,薪资增速达到3.8%,仍高于市场预期,通胀有所放缓,就业降温但仍有韧性。美国目前的核心通胀黏性较强。本次降息后,对房价、薪资的刺激可能会显现,二次通胀的概率相对较高。再加上财政仍保持积极状态,整体来看,美国经济软着陆的概率相对较高,甚至可能“不着陆”。
降息之路走向何方?
此次降息50个基点只是美联储政策调整的开始,未来还有许多悬念待解。
利率点阵图:未来降息的预期
备受关注的利率点阵图显示,19位政策制定者对2024年末美联储利率预期的中位数落在4.25%至4.5%之间。这意味着,他们整体认为到年底还会在当前的基础上再累计降息50个基点,每次25个基点。
市场的预期:更激进的降息步伐
但市场的预期更加激进。在利率决议后,交易员加大了对美联储未来降息步伐的押注,市场预计今年余下两次会议合计降息幅度约为70个基点。
美联储内部的分歧:降息步伐的不确定性
美联储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。在19位官员中,有2位官员认为2024年剩余会议不应再继续降息,有7位官员认为2024年应再降息25个基点,有9位官员认为2024年应再降息50个基点,有7位官员认为2024年应再降息75个基点。
鲍威尔的“谨慎”
当被问及美联储下一次的行动时,鲍威尔表示,在风险平衡的考虑下,这次美联储选择将利率下调50个基点,但未来并没有设定任何固定的利率路径,将逐次召开会议来做出决策。“所有人都不应当认为降息50个基点是新的趋势,不应该仅仅基于这一次的降息就得出这样的结论。换句话说,不要押注接下来降息50个基点。”
中性利率:未知的谜题
对于备受关注的中性利率,鲍威尔称他也不知道具体水平在哪里,但应该要比疫情前高得多。美联储点阵图显示,2025年末利率将落在3.25%至3.5%之间,这意味着明年将累计降息100个基点。2026年将降息50个基点,长期利率维持在2.75%至3%之间。
就业数据:关键的指标
鲍威尔强调,美联储正在努力:“在恢复价格稳定的同时,又不会出现失业率痛苦上升的情况,这种情况有时会伴随着通货紧缩而出现。”
未来就业数据至关重要。鲍威尔表示,劳动力市场状况良好,希望能够保持这一状态,但如果劳动力市场意外放缓,那么美联储会加快降息步伐。
短期内再次降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
董忠云分析称,虽然美联储在声明中下调了GDP预测,但对经济前景的展望依然相对偏乐观。鲍威尔的表态显示,基于美国经济目前的状况,美联储进行节奏过快的降息操作的必要性似乎并不强。
未来降息的展望
展望未来,汪毅认为,美联储可能会继续降息,但幅度可能会更加审慎。首先,美国大选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因素不确定性较高,移民、关税等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美联储降息节奏和幅度很难准确预测。第二,美国的核心通胀黏性很强,宽财政+降息后,总需求可能进一步反弹,可能引发“二次通胀”,美联储对于未来政策表述因此变得更加谨慎。第三,系统性稳定和避险需求需要考虑,美国的中性利率可能已经高于疫情前水平,过快的降息可能影响其稳定性。
结论
美联储此次降息50个基点,是其政策转向的一个重要信号,但也引发了市场对未来经济走向的种种猜测。降息能否有效地稳定经济,避免经济衰退,控制通胀,并最终实现“软着陆”,还需拭目以待。美联储的政策决策将继续受到市场密切关注,未来经济走向也将受到其政策调整的影响。
常见问题解答
问:美联储降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?
答: 美联储降息的主要原因是近期就业市场疲软,而通胀水平已更接近目标,通胀的上行风险已减弱。
问:美联储此次降息是否意味着经济即将衰退?
答: 美联储认为美国经济目前没有衰退的迹象,但经济增速放缓,就业市场面临压力,未来经济走向仍存在不确定性。
问:美联储未来是否会继续降息?
答: 美联储可能会继续降息,但幅度可能会更加审慎,具体取决于经济数据和未来政策走向。
问:美联储“鹰鸽交织”的策略意味着什么?
答: 这意味着美联储在实际操作上偏鸽,但在预期引导上相对偏鹰,旨在避免市场形成过于激进的宽松预期。
问:此次降息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?
答: 美联储降息可能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影响,例如,可能会导致人民币贬值,但具体影响程度还需进一步观察。
问:美联储此次降息对股市有何影响?
答: 美联储降息可能会提振股市,但具体影响程度还需进一步观察。
